“风暖燕子归”,春天的到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,大自然开始进入风和日暖、万物生长的季节。我们如何用自己纯真、灵动而又有力的笔触来记录春天呢?中心文学社团的老师们建议“以读导写”的方法,先欣赏,后写作。先让我们一起走入古人的诗词中,欣赏旖旎的春光。
绝 句
志 南
古木阴中系短篷,杖藜扶我过桥东。
沾衣欲湿杏花雨,吹面不寒杨柳风。
【赏析】
诗人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,而是转换角度把春雨春风与杏花、杨柳结合,展示神态,重点放在“欲湿”、“不寒”二词上。
“欲湿”,表现了蒙蒙细雨若有似无的情景,又暗示细雨滋润了杏花,花显得更加娇艳动人。“不寒”,点出季节,说春风扑面,带有丝丝暖意,风吹动柳条婀娜多姿的场面。这样表达,使整个画面色彩缤纷,充满着蓬勃生气。
【写作指导】
写春景及春天的感受,首先是仔细观察,我们不仅要动用各个感官,写出景物的形、色、声、味的特点,同时还要选择不同角度,或眺望远景,或仔细观察近景,或仰视、或俯瞰,多角度、多侧面地进行观察,进而触发联想,表达出对春天的感受。
下图是文学社的同学以“好一场春雨”为题绘制的思维导图,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他的设计思路。
让我们也来试一试:把一切交给脑和笔,尽情的发散思维,把自己对春的感受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,然后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想法,记录下你眼中最动人的春。